重大消息:2020年低取消居民医保个人账户!医保待遇会降吗
2019-06-17 17:12:53
已取消个人(家庭)账户的,不得恢复或变相设置。消息一出,引发众多关注。
为什么要取消个人(家庭)账户?
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,整合了原有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。其中,新农合于2003年起开始推行。当时,为提高农村居民参保积极性,在建立大病统筹基金的同时,建立了个人(家庭)账户,主要用于支付小额门诊费用。这种制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激励民众参加医保的作用,但在随后的实践中,一些副作用也逐渐显现。由于个人账户的资金不能被用于调剂,不能发挥互助共济的功能,导致其中一部分资金被闲置,有的甚至被用于购物。而且由于个人(家庭)账户额度较小,一些慢性病患者在门诊就诊时存在个人账户资金不够用等问题。
取消后是否影响城乡居民医保待遇?
此次《通知》明确了取消居民医保个人账户,不会降低居民的医保待遇。
表面看,医保个人账户资金是参保者个人的钱,但个人账户被取消后,统筹基金共济功能变得更强大,患者门诊就医时不仅病种限制少了,而且通过资金的调剂,患者也不必再担心个人账户钱不够用了。
对于一些主要在门诊治疗且费用较高的慢性病、特殊疾病,如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、尿毒症透析、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等的门诊医疗费用,也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,并参照住院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支付办法。可见,取消医保个人账户后,参保居民待遇非但不会降低,反而有了提升。
取消居民医保个人账户,不仅可以使医保管理机构减少管理成本,而且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医保基金保障能力,有利于调剂医保资金,降低医保统筹基金压力和财政压力。
本次改革暂时还未涉及职工医保,是因为目前许多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资金结余较多,而且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情况比较复杂,各单位情况不一样,再加上我国不少地方规定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除本人可使用外,家人也可以使用。当然,这么做其实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医保制度的共济功能,因而最终让所有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全部计入医保统筹基金,是大势所趋。
